-
新华社公布:法律类禁用词九种!涨知识啦!
来源 | 新华社
新华社在《新闻阅评动态》第315期发表《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(第一批)》中规定了媒体报道中的禁用词
一、社会生活类的禁用词
1.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“残废人”、“独眼龙”、“瞎子”、“聋子”、“傻子”、“呆子”、“弱智”等蔑称,而应使用“残疾人”、“盲人”、“聋人”、“智力障碍者”等词语。
2.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
-
2017年十大民主法治事件:民法总则实施 审议监察法草案
2017年,是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可圈可点的一年。这一年,民法总则、国歌法等审议通过,为满足民众建设美丽中国、维护社会秩序基本需求提供有力保障,为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提供法律武器;这一年,人大机关通过执法审查、备案审查等手段,发挥了更强有力的监督作用;这一年,从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顶层设计,到地方
-
【拍案叫绝】女子阻碍高铁发车,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?
每天学点法律知识
腾讯新闻:网上流传着一则视频,画面中的女子带着孩子,以等老公为名,阻碍高铁列车发车,列车员多次劝阻仍无效。法律上怎么认定这种行为?她将承担哪些责任?
法律简析:该名阻碍高铁发车的女子在得到一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多次提醒“你这样是违法的,你知道后果吗?”其却仍然坚持阻挡并称:“我老公就在检票口了,让他先上车!”其强行挡车门
-
北京高院 关于《民法总则》施行后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参考意见
北京高院民一庭关于《民法总则》施行后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参考意见(2017年12月20日)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》(以下简称《民法总则》)已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,《民法总则》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(以下简称《民法通则》)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诉讼时效制度作了重大调整。鉴于立法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尚未出台法律和司法解
-
农村宅基地24问
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需要哪些条件?农村宅基地是否能继承?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,这里整理了24问,为广大朋友解惑。1、农村宅基地概念及分配方式是什么?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基于本集体经济组织(行政村或生产队)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,农民无需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,具有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,一般不能继承。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,则属于村民个人财产,可以依法